你知道吗,宝宝还能测智商?!这事靠谱吗?

一提到孩子的智力,很多宝妈就淡定不下来了:

孩子走路、说话,比别人早一点,心中就暗喜:我娃智力过人!

孩子怯生、不爱说话,立马联想到智力问题,急三火四带去测智商

这些做法对孩子好不好?

究竟要不要给孩子测智商?

今天,口袋育儿(微信:koudaiyuer)就跟大家聊聊“婴儿智力测试”的话题


 

1 | 什么是婴儿智力测试?


智力不是一个单一维度的概念,它涵盖一个人的方方面面,所以,测评宝宝的智力需要考虑他的“综合能力”,比如,大运动、精细动作、认知、情绪和社会性发展等方面。

进行智力测试,通常需要宝宝回答问题、配合做任务,而不是像某些家长所认为的那样,用仪器一扫,智商结果就一目了然。

由于婴儿很难明确告诉你他的真实想法。比如,面对一个玩具孩子没有做出反应,你很难判断他是不想玩、不会玩,还是他不感兴趣。所以婴儿智力测试不同于成人的智商测试。

婴儿智力测试只能测评宝宝能做什么,做到什么程度。

所以,严格来说,婴儿智力测试的结果不能叫智商(IQ),而应该叫发育商(DQ)。只是由于智商的概念更加深入人心,所以,在很多人心目中,智力测试就等同于智商测试了。

“发育商”是衡量婴幼儿心智发展水平的核心指标之一,国外早就有这一概念。大量研究都显示,DQ可以用来预测某些儿童会发育迟缓,不能用于预测儿童的智商。

     

 

2 | 婴儿智力测试是国外体检的必检项目?


有宝妈在后台给我们留言,“我听说智力测试是国外婴幼儿体检的必检项目,有这么回事吗?”

据卷儿妈了解,发达国家给孩子测智商相对普遍,可能他们更崇尚“先天智力”,而我们的文化更注重“后天努力”。不过儿童智商测试大都是在孩子上小学之前,而非传说中的婴儿期(0~3岁)。国外没有必须对婴幼儿做智力测试的规定。


不过,由于婴幼儿的特殊性,使得给他们做体检和进行智力测试,看起来“很像一回事”

美国儿科医学学会建议:从宝宝出生到3岁,要进行12次体检。

在美国,每次体检,医生除了全面的查体,评估宝宝整体的生长发育情况之外,还会测试宝宝的语言能力、理解力水平、动作发展、认知能力等。然后还会围绕相关问题与家长交流,进一步了解孩子的喂养情况、营养状况、心理行为、社交、情绪等等,然后做出综合诊断,并制定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而当前流行的婴幼儿智力测试,比如贝利婴幼儿发育量表、格塞尔婴幼儿发展量表、卡特尔婴儿智力测验、画人智力测验等,基本上也都是从认知、语言、运动、社交、情绪和适应性等方面展开的综合测评,这些正好与婴幼儿体检的项目基本一致。


其实二者都是为了通过连续性的跟踪检查,建立健康档案,便于家长了解宝宝生长发育的综合情况,只不过智力测试反应的情况更具体、更特殊而已。

 

需要提醒的是,美式的婴儿体检与国内宝宝去社区医院防保科做的体检区别是很大的。在美国,基本每个孩子(只要有保险)都有自己的家庭医生,家长联系医生寻求帮助很方便,医生也能很快回复并给出建议。鉴于医疗体系的不同,卷儿妈觉得,国内的宝妈参考国外的体检与智力测试方式是没有意义的。

 


3 | 有必要带孩子去做智力测试吗?


想带孩子去做智力测试?

卷儿妈先申明立场:不主张!

原因?

在告诉你原因之前,卷儿妈想先说两件事。听了之后,你若觉得智力测试很靠谱,再去不迟。


爱因斯坦的智商居然是估算出来的


爱因斯坦是“天才”的代名词,但他生前并没有做过智商测试,他老人家的智商是“天才的遗传研究”(Genetic Studies of Genius,斯坦福大学的一项研究)估算出来的。

这项研究估算了智商测试发明前300位天才早年的智力。估算的方法相当粗暴:阅读传记细节,替他们做斯坦福-比奈(Stanfor-Binet)智力测试题

但估算结果令研究人员大失所望:爱因斯坦的智商只有160!远低于斯图亚特·密尔的190、笛卡尔和伽利略的180!

为了维护智商测试的权威,研究人员略施小计,于是现在你看到的爱因斯坦的智商微妙地变成了:160~190!

这项研究中,智商测试唯一超过200的人叫弗朗西斯•高尔顿,这个人身份比较特殊:智力测量的先行者——研究人员们的学术偶像。

智商测试最初是给智力落后的儿童设计的


智商测试最初是用来干嘛的?

答案是:排查智力有缺陷的儿童。

 

1881年,法国为了推广义务教育,急需一种能区分普通儿童和缺陷儿童的检测工具。在需求的刺激下,1905年阿尔弗雷德·比奈的第一份智力测量表面世。

20世纪初,美国征兵、移民、教育,都急需一套高效的方法来排除智力有缺陷的人,于是美国人接过改进智力测试的接力棒,并使之大放异彩。

此后,智力测试不断进化。

也就是说,智力测试最初并不是用来筛选聪明人的,而是为了排查智力发育不良的儿童和青年。

即便是现在,智力测试更多的用途依然是及时发现孩子是否有智力发育落后、肢体动作异常、某些特殊疾病(比如唐氏综合症、脑瘫等)等异常状况。

而这些异常状况,只要宝妈掌握科学的育儿常识,通过细心观察,是不难发现的。发现问题之后,如何纠正、治疗才是最关键的。

 

下面再说具体原因:


●婴儿的智商很不稳定

研究表明,0~3岁是一个非常特殊的时期,婴幼儿的未成熟脑在结构和功能上有很强的重组能力,孩子的身心会经历一个“从无到有”的爆发式发展,因此在这一阶段,孩子的智力情况变化很快。

专家表示,仅是0~3岁就可以分为8个关键时期:1月龄,3月龄,1岁之内差不多3个月一个阶段,1~2岁半年左右一个阶段,2~3岁一个阶段,每个时期孩子的智力发展都有不同特点。
一次测试只能说明孩子当时的智力状态,你前脚测完,孩子转眼就进入下一个阶段。有研究显示,一个2岁宝宝的智商,与他10岁时智商的相关性只有0.37。所以,如果不是为了跟踪孩子的智力发育情况,根本没必要去测智力。 

 

●智力测试无法全面评判孩子的智力

流行的智力测试主要涉及语言、数字和图像等方面,而人的智力因素远非这些方面所能囊括的。单纯以此来衡量一个孩子的智力,对孩子有失公允。

为什么高智商的人会犯一些很低级的错误?为什么某些智商很低的人会有天才的一面?

比如《最强大脑》的周玮,智商仅56,曾被诊断为“中度脑残”,但他仅用1分多钟就破解了16位数字开14次方的“变态”难题,被称为“中国雨人”。

《科学美国人》(Scientific American)曾发文指出,“这些事实其实是告诉我们,智商测试并不能涵盖人的所有认知能力。智商的确忽视了人的某些重要面向。”

 

●国内少有智力测试的专业机构

智商测试很复杂,绝不能像查视力、测身高体重那么机械。正规的智商测试对“硬件”和“软件”的要求都非常高。

硬件方面,不仅要有标准的设备,而且对环境、氛围,甚至对光线、室内陈设、温度、湿度等都有明确的界定。

软件方面,测评师必须经过专业培训、有教育学方面的知识、懂孩子的心理,因为测评人员的语速、声调、面部表情等都会影响孩子的表现。

而目前,国内极少有能达到如此过硬“指标”的测试机构。


●测试结果容易对孩子造成不良暗示

有资料显示,我国智力超常和智力迟滞儿童的总数,不到全部儿童的10%。也就是说,90%以上的孩子都是智力正常的一般人。只不过孩子都是自家的好,一些家长会盲目地认为自己的孩子是天才。

卷儿妈就认识一个孩子,家长觉得她“不是一般的聪明”,为了让她进“天才班”,提前去做了测试,结果孩子的智商很一般,虽然属于正常范围,但家长内心还是满怀失望。

也有的孩子测了之后,智商确实很高,于是家长到处宣扬。

不管是智商过高,还是过低,周围人有意无意的心理暗示都会对孩子造成不良影响。

所以,不论是出于什么目的,都不要轻易给孩子测智商。你若真的好奇,非要给孩子测,测试结果最好要对孩子保密。

 


4 | 小总结

 

智力测试出来的数值,仅代表一种计算模式,是一种相对性状,既不代表宝宝的聪明程度,也不表明宝宝将来能否成功。千万不要过度迷信。

对智力测试了解越多,你越会发现,它本质上就是一个为现代社会标准设置的游戏。

而我们当妈的最关心的是什么?

不是最后的数值,不是宝宝比起别人家的孩子有多厉害,而是宝宝是否健康,是否快乐(亲们可以摸着心口想想看……)

所以,除非有特殊需要(例如鉴别超常儿童、落后儿童,进行科学研究等),一般健康的宝宝,真没要专门做智力测试。

 

参考资料

http://www.merckmanuals.com/home/children-s-health-issues/care-of-newborns-and-infants/physical-examination-of-the-newborn

http://www.parenting.com/article/how-smart-is-your-baby

http://www.newkidscenter.com/How-To-Tell-If-Your-Baby-Is-Gifted.html

阅读原文 阅读 65392017-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