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团队做口袋育儿(微信:koudaiyuer)这几年,深深的感到有两件事从“观念”上能彻底影响宝妈的育儿行为。第一件事情是“中医观念”,今天不说了;而第二件事情可能就是“母乳喂养”了!母乳喂养,很多时候不是一个“能”或“不能”的问题,而是一个“观念”问题!太多的新手妈妈没有母乳喂养或提前结束母乳喂养,是因为被错误的观念误导!而这些错误的“母乳喂养”观念,来源于长辈、亲友、网络,甚至,来源于医生!
8月1日-7日是全球母乳喂养周,全世界170多个国家在鼓励母乳喂养以改善婴儿健康。作为宣传科学育儿的口袋育儿,希望通过纠正母乳喂养中常遇到的20个误区,也为宣传母乳喂养尽一份力量!因此请读到这篇文章的宝妈,都能转发一下,让更多妈妈们看到:母乳喂养,从正确的观念开始!
误区一:母乳6个月后没营养
很多人认为6个月之后的母乳就没有营养了,要添加配方奶粉。这种说法是错误的,任何时候,母乳都是宝宝最好的食物。它除了提供能量和重要的营养素之外,还有各种免疫保护因子。只是满6个月以后,单一的母乳喂养已经不能完全满足宝宝的生长需要,必须引入其他的营养丰富的食物,另外,按时添加辅食,还能够促进感知觉、心理及任职行为能力的发展。
正确做法:宝宝6个月后,继续母乳喂养到2岁或者更长时间,并正确添加辅食。
误区二:母乳喂养只能到2岁
WHO建议纯母乳喂养6个月(不添加辅食),然后继续母乳喂养到2岁或更长时间,同时要补充其他适当的食物。也就是说,母乳喂养的时间不仅仅到2岁,只要妈妈和宝宝愿意,之后继续母乳喂养也是没问题的,但是要注意辅食的添加,以保证营养的均衡摄入。
正确做法:随着妈妈和宝宝自己的意愿,继续母乳喂养,但要正确添加辅食,以满足生长发育的需要。
误区三:月经期间母乳没营养
有的妈妈可能在哺乳期来月经,但这并不会影响母乳的质量,还是应该继续坚持母乳喂养的。但是在这个期间,母乳的量可能会受到影响,所以宝妈要多喝水,让宝宝多吸吮,以恢复奶量。关键是宝妈一定要对自己有信心!
正确做法:继续母乳喂养,如果量减少,增加哺乳次数,刺激乳汁分泌。
误区四:哺乳期间应忌口
经常会听到老人说哺乳期的妈妈不能吃这不能吃那,实际上,除了一些特殊的对于宝宝有影响的食物之外,比如酒精、汞超标的鱼类,除此之外没有什么食物需要特别忌口。相反哺乳期的妈妈应该食物的多样化,才能保证营养的摄入均衡。有些食物具有特殊的味道,比如辣椒、香料或者一些蔬菜,如果引起宝宝抗拒,也可以避免食用。另外,如果确定某样食物引起了宝宝过敏,那么这也是要禁忌的。
正确做法:哺乳期妈妈除了一些特殊食物,都可以吃,保证食物多样、营养均衡最重要。
误区五:哺乳期生病不能母乳喂养?
妈妈只有在罹患少数疾病的情况下才需要放弃哺乳,比如艾滋病、结核病等等感染传染类疾病。对于普通的感冒,妈妈照样可以进行母乳喂养,因为妈妈的体内的抗体可以通过母乳传递给宝宝,从而增强抵抗力。但是期间的药物,一定在医生指导下服用。
正确做法:坚持母乳喂养,除非医生明确告知属于喂养禁忌。另外,一定在医生指导下服用相应药物,切忌自行服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