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被“吓”到了怎么办?

在“口袋育儿”的妈妈群,曾看到两位宝妈这样的对话:

宝妈A:“宝宝吓到了怎么办?”


宝妈B:“你怎么知道宝宝吓到了?”(我们看到这里心想,这位宝妈比较懂科学育儿啊,一看她的反问就是明白人)


宝妈A:“他昨天洗澡游泳了,害怕回来就睡一会就哭闹,正常我家奶吃过了能睡两三个小时呢。”


宝妈B:“拿他的衣服到门口叫他的名字,然后就把那衣服盖他身上”。晕!看到这里,我们哭了。原来以为宝妈懂的,结果没想到她出的主意居然是“叫魂”。



上面“叫魂”,那都是几百年前的古人才这么做的,愚昧透顶。但没想到过了几百年了,说来都21世纪了,说来大家都是“辣妈”了。但“辣”在哪呢?育儿观念落后得和几百年前的裹脚老太太一模一样!口袋育儿(微信:koudaiyuer)今天就来说说宝宝“吓”到了怎么办?


在科学育儿上,没有“吓”之说


首先请宝妈要懂一个道理:科学育儿上,没有“吓”之说


根本就没有宝宝“吓到”了这个病!那么大家觉得奇怪了,那宝宝又总哭闹,甚至抽搐呢?这明显是被惊吓的特征啊!这是因为,宝宝确实有可能被瞬间“惊吓”,比如突然摔倒跌落,宝宝都会受到惊吓。但是,宝宝的“惊吓”记忆不会持久,宝宝会当场就哭闹(比如摔倒就哭了),宝宝不会过了好几个小时还被惊吓,甚至白天摔倒晚上还惊吓。所以上面那位宝妈的说法,几个小时前宝宝游泳,几个小时后宝宝还受惊吓,其实是不对的。宝宝几个小时后睡眠不好,最可能的原因是消化不良或者睡眠时间延后导致过度疲倦,而不是因为几个小时前游泳了。


宝宝缺乏长期记忆。

宝宝没有“惊吓”记忆,是因为宝宝缺乏长期记忆。


大家都知道,当我们要转移宝宝注意力的时候,比如不让宝宝吮手指,我们会做别的事情吸引他,结果宝宝就忘记吮吸手指了。这就是宝宝没有太强大的长期记忆,宝宝的记忆类似“捡起西瓜,丢了芝麻”,做一件事情就忘一件事情,不会对“惊吓”有长期记忆。


那让大家感觉宝宝“受惊”的情况,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原因一,可能的原因是宝宝消化不好,所以会睡眠不踏实,反复折腾;


原因二,可能是小宝宝的“惊跳反射”,这是一种正常的生理反射,常见于三个月之内的宝宝,这不用管的,宝宝大点自然消失;


原因三,可能是因为宝宝神经系统还在发育,睡眠很浅。


原因四,一些大一些的宝宝在睡着后会突然大叫,感觉很害怕,第二天却不记得发生什么事情了。这最常见的原因是与长期不正常的作息时间有关。如果把孩子上床睡觉的时间提前30分钟,养成规律的作息时间,通常这个现象就消失。 


从这些可以看出,“受惊”“吓到”对宝宝其实是非常正常的情况,处理规律作息以外,通常不需要特别处理,也绝对不可能通过“叫魂”改善。


最后,还有一件事对宝宝是更大的伤害:有的宝妈不懂上面说的“受惊”,于是给宝宝吃药。这些药往往是中药,比如“保婴丹”之类的“镇惊”的药。这些中药吃下去后,宝宝果然睡得踏实了,宝妈也放心了。但殊不知,其实这些中药之所以让宝宝不“受惊”,是因为这些中药往往含有汞金属,宝宝轻微“汞中毒”就会导致中枢神经被抑制,宝宝看起来很“老实”了


这种做法是最错误的,对宝宝伤害非常大。如果哪位宝妈真这么做,还不如试试“叫魂”——至少那不伤害宝宝的身体!

阅读原文 阅读 74102018-04-28